瑞信(CS.US)董事长向股东致歉:对未能遏制危机深表歉意!但股东和瑞士民众并不买账! 世界头条

发布于 2023-04-06 10:46:58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信集团(CS.US)董事长莱曼(AxelLehmann)在瑞信年度股东大会上向瑞信的股东们道歉,表示董事会未能阻止人们对该行丧失信任,对未能遏制危机深表歉意。莱曼在苏黎世召开的瑞信年度股东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未能遏制遗留丑闻的影响,也未能以正面事实对抗负面新闻。最终,这家银行陷入如此境地。我很抱歉我们无法阻止多年来积累的信任丧失,这让股东们感到失望。”


【资料图】

瑞信公开道歉之际,股东正就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瑞银集团(UBS.US)收购瑞信一事与瑞信领导层对峙,这一官宣收购标志着瑞信167年历史的宣告终结。这笔规模30亿瑞士法郎(约33亿美元)的折价收购交易于上个月敲定,以结束在瑞信多年的丑闻、巨额亏损和风险管理失败后的金融市场危机。在瑞信被迫收购之前,硅谷银行“光速破产”事件已经重创欧美银行业的投资者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收购交易没有得到瑞信或瑞银股东的批准,凸显出瑞士政府协调解决方案的紧迫性。在瑞银官方宣布收购时,瑞士政府援引了宪法的一项条款,该条款允许它发布临时法令,以应对严重破坏公共秩序或国内外安全的现有或迫在眉睫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这包括并购事项凌驾于股东层面之上。

莱曼表示:“我们曾经希望把所有的精力和努力都投入到扭转局面,使瑞信重回正轨上。”“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我们没有时间这样做,在3月份那个决定命运的一周,我们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了。对此我感到非常抱歉。”

这场股东大会在苏黎世的曲棍球体育场举行,这是多年来投资者首次有机会与管理层面对面。之前的会议由于新冠疫情而以虚拟方式举行。同时,这也将是瑞信的最后一次年度股东大会。

股东和代理顾问在会议之前表示,他们打算投票反对包括莱曼在内的几名董事会成员的连任,并表达了对瑞信董事会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不满情绪。目前尚不清楚这家即将被瑞银全盘收购的银行的管理层中谁将在收购中幸存下来。有媒体报道称,莱曼和瑞信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希·科尔纳(UlrichKoerner)可能会退出瑞信管理层,瑞信董事长则表示多名董事会成员不寻求连任。

瑞士央行副行长MartinSchlegel近日表示,如果瑞信没有在上个月的紧急救助中被迫出售给瑞银集团,瑞信可能马上就面临破产,“如果没有瑞士政府促成的这一项收购交易,一场瑞士和全球的金融危机非常可能已经发生了。”瑞士央行副行长表示。为了遏制全球银行系统的陷入危机,瑞银于3月19日同意在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的财政支持下以大约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瑞信。

瑞信董事长:我们没有选择,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

CNBC报道中称,股东和抗议者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苏黎世最大的室内体育馆Hallenstadion,即瑞信股东大会的召开场地,希望拥有167年历史的瑞信倒闭后给出答案和问责。一些抗议者甚至竖起一艘倾覆的帆船,暗示瑞信的破产。由于人群的聚集,当地警方已在会场部署警力。

此前,由于市场担心全球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瑞信的存款大幅外流,股价也随之暴跌。上月下旬,瑞士联邦政府在未经瑞信股东批准的情况下,推动瑞银同意以30亿瑞郎(约33美元)收购瑞信。瑞士金融当局同时下令减计瑞信票面价值约160亿瑞郎(约172亿美元)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瑞银于3月19日同意在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的财政支持下以大约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瑞信。

然而,瑞银对瑞信的收购仍然面临法律方面的挑战。在周二的股东大会上,瑞银和瑞信的股东都没有被允许对该交易进行投票。

“直到最后,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但最终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莱曼对瑞信的股东们说道,“收购必须被通过。”

瑞信CEO乌尔里希·科纳周二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他2021年重返瑞信时,希望“解决该行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全新的瑞信。简而言之,我想创建一个让我们的股东、客户和所有员工都感到自豪的公司。不幸的是,我们最终没有成功。我们没有时间了。这让我感到很悲伤。过去几周发生的事情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影响我和许多其他人。”

科纳上任时,瑞信正面临着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丑闻、风险管理失败和严重亏损的困扰。2022年10月,瑞信启动大规模的战略改革,旨在修复其风险和合规文化,并解决投行业务长期表现不佳的问题。但如今的事实表明,他所有的努力最终没有奏效。

收购案面临调查 

瑞士总检察长办公室于当地时间4月2日(周日)在一份声明中证实,瑞士联邦检察官正在调查政府官员、监管机构以及瑞信和瑞银高管可能违反瑞士联邦法律的行为。

《金融时报》报道称,该办公室已向多家政府机构发出“调查令”,同时已与联邦和地方政府沟通,可能询问相关官员。一名知情人士向《金融时报》记者透露,其重点之一是调查有关谈判的敏感信息的媒体泄露情况,这可能因违反保密法或行业反间谍法而构成犯罪。

瑞银和瑞信周一均拒绝对此置评。观察人士称,在紧张的政治背景下,瑞银对瑞信收购的成功与否对瑞士当局至关重要。在瑞银收购瑞信的过程中,直接绕过了股东、债券持有人和瑞士纳税人,这引发了广泛的愤怒。政治研究公司gfs.bern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瑞士人不支持这项交易。

金融危机以来,瑞信股价一路下行

瑞士发展组织联盟人士称,“瑞士政府使用紧急权力来推动这项交易,这超出了法律和民主规范。瑞士纳税人也在为数十亿瑞郎的垃圾投资买单,但政府、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对瑞士向瑞银提供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几乎没有做出解释。”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之一,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表示,其将投票反对莱曼和其他六名董事的连任,以示抗议。

瑞信的AT1债券持有人上周指示一家全球律所Quinn 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与瑞士当局进行讨论,并探讨潜在的诉讼。

对于瑞士政府的行为,瑞士央行副行长Martin Schlegel近日表示,如果瑞信没有在上个月的紧急救助中被迫出售给瑞银,瑞信可能马上就面临破产。“如果没有瑞士政府促成的这一项收购交易,一场瑞士和全球的金融危机非常可能已经发生了。”

本周早些时候,据彭博社援引瑞士《星期日报》报道,瑞银一旦完成对瑞信的收购,可能裁员20%至30%,其中在瑞士本土裁员1.1万人、其他地区裁员2.5万人。两家银行去年底总计雇用近12.5万人,其中约30%在瑞士。

这一裁员规模远高于瑞信被收购前公布的9000人裁员规模,可能的原因是两家银行业务高度重合。据《金融时报》报道,瑞银打算从四家知名管理咨询公司中选定一家来负责整合瑞信事宜,这可能将持续数年。

瑞银上周宣布,该行前CEO塞尔吉奥•埃尔莫蒂(Sergio Ermotti)将回归,重点承担整合瑞信业务这一艰巨任务。瑞银将于当地时间本周三(4月5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预计合并后的新银行业务将进一步得到明确。

关键词: